品牌生出來,但卻不知道要賣給誰,
或是沒人想要掏錢來買,
真可憐!
文/foryou活意行銷企管顧問 www.foryou.tw
《有品牌但沒人愛》——自我診斷問卷
- 你的品牌有觸動人心嗎?還是只會自吹自擂、毫無共鳴?
- 你講的是品牌理念,還是只是用漂亮字句在假裝深度?
- 顧客買了之後會想分享嗎?還是只想默默用完、再也不提?
- 你的品牌有持續創造驚喜嗎?還是每次互動都像冷淡機器人?
- 你的品牌回覆像人還是像客服模板?讓人想靠近,還是想封鎖?
- 顧客愛上你,是因為價值,還是因為價格?價錢一漲就分手?
- 你了解顧客的情緒與需求嗎?還是每次行銷都像在對空氣喊話?
- 你的品牌有累積感情線嗎?還是每次互動都像一夜情,隔天忘?
- 有粉絲主動幫你說話嗎?還是你自己講破嘴,也沒人幫你傳一句?
- 你有想過品牌怎麼讓人「感動」嗎?還是只想著怎麼讓人「下單」?
有品牌沒人愛,就像一場無人回應的求婚。
別只做有「曝光」的品牌,該問的是——你讓人想靠近了嗎?
■ 品牌不是自我投射,而是市場對話
有些創業者,特別是設計人、藝術人、香氛人,做品牌的時候很有一種氣場:「我不是在賣產品,我是在傳遞一種生活態度。」
但我要誠實提醒:
如果你沒有先搞清楚「誰需要」這種態度,那你傳遞的,只是空氣中的理想泡泡。
我在輔導品牌的過程中,最常遇到的案例之一,就是「品牌很有品,但沒人要來品」。
產品視覺滿分、品牌語言充滿文學性,故事動人、香味優雅、包裝還附詩箋——結果廣告下了十幾萬,出單數卻比IG按讚數還少。
不是因為它不夠好,而是因為它從來沒回答一個關鍵問題:
►「這個產品,對誰有用?」
►「對這個人,什麼時候會想買?」
►「他為什麼會選你,而不是選別人?」
很多創辦人卡在這個位置,不是因為行銷不努力、視覺不夠好、產品不夠精,而是因為整個品牌從頭到尾,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。
這一篇,就是要幫你看清楚:
「沒人買單,不是因為你不夠美,而是因為沒有人知道該怎麼進場。」
讓品牌從「自我表達」走向「市場對話」,這是一門創作者最難學,卻最關鍵的課。
■ 品牌故事|品牌很有品,問題是:沒人要來品
她的品牌叫 MyYUMEFAIR,主打「東方禪風美感的生活香氛」。
品牌定位高雅、視覺乾淨、每一款產品都有一段詩意命名:
「曉之息」是玫瑰雪松、「月映池」是檀香與晚香玉的交融。
包裝盒是裸棉白、燙銀字、還附上一張詩箋。
開箱體驗如同打開一本哲學小冊。
她甚至為每款香氛寫了一段小故事,上架前還特地錄製品牌主理人的創作理念影片。
網站一切就緒,社群開跑,廣告也下了20萬試水溫。
結果呢?
五天內只出一張訂單,還是朋友下單支持。
半個月過去,IG粉絲停在124人,按讚數停在個位數。
「香味很棒,但好像用不到」、「感覺太文青,看不懂用途」、「價錢不低,但不知道買來幹嘛」——這是試用者的真實回饋。
簡單一句話:品牌很漂亮,但沒人想擁有。
■ 經營者的內心獨白|我不是做不好,而是他們不懂我
品牌創辦人Sharon,學過調香,曾旅居巴黎五年。
她創這個品牌,是想讓台灣也有一個具有東方哲思美學的生活品牌,讓香氛成為日常的儀式。
「我不是做商業品,我是做生活提案。」
「我的品牌是情感共鳴,不是通路爆品。」
她堅信,只要質感夠,懂的人自然會來。
結果她等了兩個月,粉絲來了,買的人還是沒來。
「是不是現在市場太膚淺了?」她在筆記裡寫下這句話。
但她後來開始質疑:「會不會,是我自己沒搞清楚,我要賣給誰?」
她發現:
她只設計了喜歡的產品,卻沒有定義誰會為它買單。
品牌活在她腦海裡,但消費者完全感受不到品牌跟他有什麼關係。
■ foryou顧問輔導觀點|品牌不是你喜歡,是市場要不要買單
這種「品牌有美感、沒買氣」的問題,在設計人創業者中特別常見。
他們有一個共同毛病:品牌是為自己做的,不是為市場做的。
我們在品牌輔導裡常說:「你的品牌不能只是你喜歡,它要能讓市場覺得非它不可。」
這類「沒人愛的品牌」有三大共同症狀:
1. 品牌想得太抽象,消費者完全get不到
你說品牌講哲學、談意境、追求生活氛圍——問題是,消費者連「這是什麼產品」都還沒搞清楚。
2. 產品沒有解決痛點,只有滿足創作者的審美
消費者不是來讀詩的,是來解決「我房間臭、我壓力大、我想送禮」這些具體問題的。品牌若無用,只能自賞。
3. 缺乏明確TA輪廓,只做品牌形象不做顧客分析
你說「適合所有追求生活品味的人」=沒TA;
你說「想讓人感受療癒氛圍」=沒轉換路徑。
■ 三個重點建議|品牌要有人愛,先找對人、說對話、解對痛
以下是我在品牌實戰輔導中,協助「漂亮但沒人買」品牌最常用的三個修正步驟:
1. 釐清「誰」才是你真實的顧客,越窄越有感
不要幻想品牌能「共鳴所有人」,請精準描繪你理想顧客的生活樣貌:
她在哪裡工作?用什麼社群?她是療癒控、儀式控還是送禮控?
鎖定一種人,比打給一堆人更有機會讓人買單。
2. 把品牌語言翻譯成「我懂你需要什麼」
不要再說「生活詩學、香氣哲學」這種雲端語言,請改說:
「三坪租屋也能有專屬味道」
「用香氛讓你的月經週期過得溫柔一點」
讓顧客知道:這個東西,是為我設計的。
3. 設計「擁有它」的明確情境與理由
不是叫人「來感受美」,是讓人知道「買來送誰最合適」、「哪個時間最適合點」、「用了以後有什麼不同」。
沒有使用情境,就沒有購買行動。
■ 結語|品牌如果沒人愛,它只是你自戀的投影
品牌不是寫給自己看的散文,是寫給市場的行動邀請。
你再喜歡自己的作品、再堅持風格,如果沒人願意掏錢買,那它就不是品牌,只是創作。
請你誠實問自己:這個品牌,是為我,還是為他?
如果你做了一個自己很愛、別人都稱讚、卻沒人買單的品牌,那你不是設計得不好,而是「市場連參與的入口都找不到」。
我建議你做一份《顧客價值共鳴地圖》,來釐清三件事:
✅ 顧客到底有什麼困擾,是你能解決的?
✅ 他們會在什麼時刻想起你的產品?
✅ 你如何用一句話,讓他覺得「這就是我要的」?
品牌不是要被所有人欣賞,而是要讓「對的人」離不開。
別讓你的品牌只活在你自己心裡,要讓它活進別人的生活裡。
《社群邀請》
這是以企業經營管理為主題的社群,每週會不定時分享相關的資訊、政府資源以及公開班課程,若有興趣,歡迎加入!加入『企業/品牌/商模經營分享』社群!請點選以下連結:https://line.me/ti/g2/-BxSnykJq97Sxw_oP-3hHBDbqfrnr4eM4Fk2EA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
留言
張貼留言